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官论坛 > 经验交流
加强司法行政建设 促进审判职能发挥
作者:蚌山区法院 莫富强  发布时间:2009-11-06 10:42:11 打印 字号: | |
  蚌山区人民法院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在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监督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最高法院两个五年改革纲要,着力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健全完善法院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模式;大力进行人民法庭建设,牢固树立服务大局、服务中心观念,切实贯彻司法为民宗旨,促进了审判及各项任务的完成,为市、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班子带队伍,大力加强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建设

  近年来,我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加强司法行政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造就了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勤政清廉、保障有力的司法行政干部队伍 。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法院司法政务管理工作,不仅是人民法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根本要求,也是人民法院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推进法院发展的必然选择。基层法院直接面对人民群众,担负着繁重的审判任务,只有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法院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破解影响基层法院工作发展的诸多难题,才能促进基层法院工作持久深入发展,才能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法院工作,必须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与加强和改进法院工作之间的紧密联系,必须把立足点放在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效的司法保障上,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解决好制约法院工作发展的突出矛盾和和突出问题上。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法院司法行政工作全局。必须充分认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法院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意义,努力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继续解放思想与紧密联系实际结合起来,把继承优良传统与坚持改革创新结合起来,把坚持服务宗旨与实施科学管理结合起来,把提高保障能力与降低行政成本结合起来,把增强自律意识与强化制度约束结合起来,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发展,促发展的实际能力,推动法院司法行政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法院班子是法院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又是全体干警的主心骨和带头人,在司法政务管理工作中,领导班子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并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领导小组。现在法院领导班子人心齐、作风正、干劲大,形成了一个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坚强领导核心,院领导真抓实干,求真务实,敢于负责,敬业创业以实际行动带出了一支团结奋斗,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法官队伍,赢得了干警的拥护和社会各界群众的赞誉。

  在学习面前带好头,院党组始终把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作为加强班子建设的头等大事,依托法院学习教育阵地,无论工作再忙都能坚持每周三集中学习日雷打不动,院领导认真备课,深入研讨,亲自为干警上课,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干警,营造出讲学习,树正气,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的良好氛围,并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教育培训方案。一是以制度作保证把政治学习落到实处。每年初,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规划,落实了全年有计划,学习有教材,授课有师资及有考勤、考试制度。二是引导干警把职业道德学习与审判工作紧密联系起来,时刻牢记“为谁执法,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的问题。三是充分调动广大干警创建文明法院的积极性,使大家在执法为民上形成共识,增强想民、爱民、为民的自觉性。四是营造政治上求进步,团结上求凝聚,审判上求实效的浓厚氛围。在上级组织的政治理论考核中,我院都取得了优良的成绩。现在超审限案件基本没有了,案件调解率由几年前的50%上升到现在的75%,办案质量和效率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政治方向面前明是非。在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面前,法院党组能牢牢把握法院工作的政治方向,自觉地把法院的各项工作放在大局中去思考,党组坚持做到“三化”,一是思想政治学习制度化,定期集中学习,对上级重要的指示精神,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坚定政治立场,强化政治素质。二是工作开展规范化,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将领导班子工作的开展纳入规范化的轨道,避免随意性。三是决策科学化,凡遇重大决策,广泛征求和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落实民主集中制,不搞“一言堂”,保证每项决策的民主、科学、正确。制定了“四条原则”,即:权势面前,不攀;诱惑面前,不动;利益面前,不沾;威胁面前,不怕。坚决杜绝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工作上的扎实人,光明磊落的诚信人,廉洁自律的带头人,不断增强班子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真正树立了人民法院“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新形象。

  二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司法物质保障能力

  2003年之前,蚌山区人民法院在蚌埠市中平街同乐园小区十五号楼办公,办公面积790平方米,内设办公室多间,会议室2间,审判法庭仅有1个,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使得法院的司法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与社会和人民群众日益增多的司法需求不相适应。为此,经过反复的调研讨论,决定新建审判大楼。2002年7月竣工,2003年11月18日,新审判大楼落成启用,新审判大楼位于蚌埠市东海大道中段南侧。审判大楼建设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资金严重不足,院领导带头并发动全院干警千方百计筹措争取基金,从而保证了审判大楼能如期投入使用。蚌山区人民法院审判大楼共占地十五亩,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分为审判区(建筑面积4585平方米)和办公区(建筑面积6415平方米):审判区设有大法庭一个(建筑面积432平方米)、中法庭四个(共建筑面积505平方米)、小法庭八个(共建筑面积960平方米),此外,还有立案大厅、调解室、合议庭室、公诉人室、辩护人室、证人室、物证室、羁押室等;办公区除设有法官办公室外,还有监控室、档案室、荣誉室、微机室、资料室、阅览室、文体活动室、老干部活动室等,审判大楼的审判法庭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达到了两庭建设标准化、设置规模化、装备现代化、管理制度化、审判规范化。给干警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条件,完全能够适应新时期审判工作的需要。

  新院址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极大地提高了办案成本,法院近几年在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先后购置各类车辆4台,目前全院共有各类车辆8台。做到了干警办案用车有保障,上下班有班车接送。有力地保障了办案需要。

  三、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促使司法行政工作规范化

  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原则,作为司法行政工作管理部门的办公室,在建设节约型机关事务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工作原则,充分考虑我们法院和区财政比较困难的现状,从大局上讲,整个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努力转变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来实施服务保障的观念,只有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按照适度、节俭、实用的要求,在管理、保障、服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厉行节约,量入为出,精打细算,爱惜人力、财力和物力,最大限度地避免浪费,做到少花钱,多办事,花好钱,办好事。坚持科学民主决策,防范决策失误,规范权力运行,堵塞管理漏洞,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源,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践好,落实好 。

  工作中,我院注重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制定具体的适合本职工作实际的制度措施,使司法行政工作真正做到规范化、制度化,进而使法院整体工作,逐步实现由过去的人管人向由制度管人的科学化管理体制的转变。

  首先,坚决执行《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各项规定,做到不该收的坚决不收,所收诉讼费及时全额上缴财政,确保一切经费收支都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渠道;在预算编制上力求科学、细化、精确,所需经费均纳入预算管理,严格落实财务制度,保障了办公和审判工作的需要。

  其次严格财务纪律,实行“财务支出三人会签”制度,坚决取消帐外帐、私设“小金库”。对诉讼费、罚没款等案款单独设立“执行账户”,实行分户建帐管理,诉讼费、罚没款及时上交,杜绝挪用纠纷货款。

  对司机、车辆管理实行按月考核制。我院制定了《车辆和驾驶员日常管理办法》,对司机实行人性化管理教育,为每个司机建立档案,定期考核安全、油耗、维修费用等指标。对汽油管理实现了用卡加油,控制加油地区,指定车辆维修厂,确保油耗、维修费真实到位,杜绝违纪现象的发生。同时建立了激励机制,为他们排忧解难,调动了司机的工作积极性。

  对警车、警牌、枪支、服装、文书、档案、保卫、卫生、通讯等方面的后勤行政管理工作,也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各项管理机制,物质装备建设、信息化建设、经费保障等各项管理工作均实行年度综合考核和考评,促进法院司法行政管理工作完全规范化、制度化。

  办案专款的使用做到了“两个确保”:一是要严格坚持法院办案专款分配原则,依法理财,厉行节约,自觉接受上级法院、财政、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使用合理合法、安全有效;二是要注重资金使用效率,确保每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我院2008年共收到办案专款81万元(其中支出75.23万元,结余5.77万元),基本弥补了蚌山法院办案经费的不足,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各项审判工作的顺利开展。蚌山法院严格执行《安徽省关于补助人民法院办案专款管理实施办法》,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加强财务管理,做到了各项支出有台帐,每月有汇总,不超支,有结余,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2008年蚌山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2094件,办结2005件,结案率创历史新高。

  四、大力加强法院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功能

  为保证信息化建设质量,我院坚持全面规划,科学论证,逐步实施,务求实效。

  1999年建设新审判综合大楼时,我们就充分考虑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有预见性地加以规划。综合大楼采用了综合布线系统,设有足够的网络信息点,能够满足工作发展所需。2007年1月,我院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进一步进行了认真的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扩建、改造局域网的具体意见。经党组讨论同意,并确定了网络建设的总体部署:规划上确保先进性,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功能上强调实用性,能够满足工作需要;实施上体现阶段性,循序渐进,分步实施,需求强、有条件的先实现,条件不成熟的暂缓,避免浪费;时间上,力争2008年内完成局域网的建设。按照党组这一总体部署,办公室积极展开工作。

  2003年,与综合审判大楼同步建设自动消防报警系统、广播系统、综合布线系统、证据展示台、大尺寸LED显示屏。初步完成了智能楼宇的基础建设。利用证据展示台,可以方便庭审中展示证据,体现审判公正、公开的特点。通过大厅的LED显示屏,可以实时发布开庭信息和公告。

  2008年6月,我院计算机综合信息网络系统建成投入使用,体现了先进性和实用性。该系统包括局域网和广域互连两部分。 局域网的管理,已实现全院统一的系统管理,包括用户管理、信息安全管理、服务器系统管理及网络设备管理、数据备份等。

  2007年10月,建设门禁系统,解决了考勤信息的自动采集问题,实现办公区域与审判区域的隔离,实现出入的自动登记。

  2008年6月,安装了通达OA办公系统。

  2009年5月,安装了审判管理软件。

  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我院紧紧抓住推广应用这一关键点,积极稳妥地把各项业务逐步推向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处理,逐步推进办公办案模式的转变。根据审判、办公业务的需要,我院重点研究局域网的应用工作,着力在审判工作与网络应用的结合上下功夫,并坚持不打乱原有工作秩序,平稳地实现办公平台的转换。

  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先进的硬件设备,二是符合需要的软件,三是熟练掌握操作的应用主体,关键在应用。因此,我院在推进信息化建设中,始终注重在人的技能提高方面下功夫。一是全员培训。在2004年,我院就对全院干警全面进行了扫肓培训。采取人人过关的方式,全面提高了干警的操作技能。二是专门性培训。新的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后,由软件厂商派出专业培训教师,分岗位分别进行全员专门培训。全院干警也充分认识到网络应用的重要性,增强了危机感、紧迫感,自觉利用休息日加班参加培训。通过培训,全院干警已基本能够适应信息化的要求。

  良好的应用离不开技术指导及服务工作,其首要前提是要了解应用部门有什么样的要求。为加强技术部门与应用部门的沟通,发动群众,把网络用好,我院设立了网络管理中心与部门网络管理联络员二级管理体制。由各部门的网络管理联络员代表应用部门,对技术部门提出工作要求;技术部门的管理指令,也通过各部门的联络员分解执行。良好的管理模式,产生了好的应用效果。通过每周网络管理联络员例会,技术部门收集相关信息,有针对性地解决技术问题数十个,对推广应用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经过近一年来的推广,目前,院内各 公文流转的各个环节均可通过办公管理系统进行协作处理,通知信息直接通过网络发布。 审判业务也正在逐步向信息化管理方式转变。

  计算机信息网络作为现代化的信息传播与处理手段,为领导决策、审判工作、行政管理提供了强大、及时的技术与信息支持,在深化法院改革、提高审判效率、促进司法公正等方面将发挥巨大的作用。按照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结合我院的实际,我院信息化建设的下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加强我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应用,以审判工作为中心,把审判流程管理软件的应用推向深入,以此不断规范法院各项工作。我们将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对信息网络系统进行不断的更新与完善,保持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科学技术对法院办案、办公工作的促进作用。同时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及最高院下发的信息网络安全保密方面的各项规定,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安全组织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信息网络安全运行。
责任编辑:耿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