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人都献出一份爱,这世界将会变的更加美好”,一曲爱的奉献沁人心脾。全国模范法官陈燕萍同志,其事迹感人肺腑。是陈燕萍同志对宪法法律、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大爱,铸就了她的辉煌。近期,中央政法委要求全国法官向陈燕萍同志学习。
一要学习她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政治品质。就要向她那样,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科学发展意识,提高科学发展能力,为推动科学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二要学习她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就要像她那样,牢记党的宗旨,心系人民群众,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要学习她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就要向她那样,不断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锐意开拓,积极进取,努力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不断创造为民造福的新业绩。
四要学习她扎根基层,勤奋敬业的务实作风。就要向她那样,始终做到忠诚党的事业,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以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成效,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要学习她舍己为公,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就要向他们那样,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完善自己,始终做到甘于奉献,淡泊名利,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六要学习她严于律己,清政廉洁的高尚品德。就要向她那样,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改进思想作风,切实做到清政廉洁,严于律己,不谋私利。作风俭朴,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扎实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学习陈燕萍同志先进事迹,重点要体现在司法为民上。陈燕萍是“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时代先锋,她的事迹非常感人,催人奋进,无愧于当代法官的楷模。她扎根基层法庭14年,真情为百姓,真心建和谐,无私奉献,为民司法,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爱民之歌、正义之歌、奉献之歌。我们要通过学习典型事迹、查摆自身差距、座谈学习体会等形式,把学习活动抓紧抓实,激发全体干警责任感和荣誉感,更加努力工作,干事创业,争先进位,切实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为蚌埠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全院党员干警要以陈燕萍同志为榜样,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提升信心,坚定信念,奋发进取,为实现蚌埠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作为法官队伍中的一员,本人虽然不在案件审判岗位审理案件,但陈燕萍同志对宪法和法律、对党的事业和对人民群众无限热爱的大爱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位法官、共产党员和司法工作人员学习的。尤其是法院诉讼服务窗口的法官,面对许多案件当事人,更要以陈燕萍同志为榜样,立足工作岗位学习,学习她对宪法和法律、对党的事业和对人民群众无限热爱的大爱精神,爱的真挚、爱的无私、爱的细腻、爱的光彩、爱的伟大。
以陈燕萍同志为榜样,努力做到对人民群众爱的真挚。陈燕萍扎根基层法庭十四年,有多次上调的机会都一一放弃,难道她真的是一位圣人,不食人间烟火吗?陈燕萍也是一个平凡的人,也有自己的生活向往,但她更清楚,基层才是最能贴近群众,最能与群众融入一体的地方,农村的百姓更需要司法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陈燕萍愿意接近群众,走近群众,即使是面对因身体瘫痪而不能行走的当事人张强,尽管张强的家狭小、阴暗,又脏又臭,她也没有丝毫嫌弃,而是主动上门调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重新燃起了张强生活的希望;面对81岁的孙广福老人,她想方设法帮他做工作,协调其与妻子和继子的关系,多次自掏腰包为老人买饭、买车票,最终帮他彻底解决了家庭矛盾。在陈燕萍工作的园区法庭所辖的20多平方公里镇村,人们经常见到她走访当事人家、深入田间地头的身影。司法为民就是要改变以往“坐堂问案”的方式,走出法院、走出法庭,到群众中去办案,去调解纠纷,去提供法律服务。司法工作者,只有贴近群众,走到群众中去,才能听懂群众的呼声,才能理解群众的诉求,才能向医生那样找准病因,对症下药。陈燕萍扎根基层,就是为了多为农村的百姓做点实事,做点好事,为他们带去司法的温暖。在她的身上,我们读懂了什么才是对群众有感情,什么才是为民服务。什么才是对人民群众爱的真挚。
以陈燕萍同志为榜样,努力做到对人民群众爱的无私。党的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时代先锋、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宋鱼水这样评价陈燕萍“陈法官扎根基层,长年工作在法院第一线,首先值得学习的是她的境界。作为一名中年女性,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14年,还能够保持一份长久的热心、耐心和爱心,必然是她对人民法官这一神圣职业充满了无限热爱。只有对工作怀有感情,才能对当事人充满感情,才能几十年如一日,真情对待当事人,面对满心烦恼满脸怨气的人们保持灿烂的笑容”。作为一个法律人,作为一名法官,首先要崇尚法律,热爱法官这一职业,因为崇尚法律,才会秉承公正,主持正义,因为爱岗敬业,才会对工作充满热情,才会认真对待每一件案件,真情地对待每一个当事人,才会把确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惩恶扬善、匡扶正义,促进和谐作为己任。陈燕萍法官正是感悟到了法律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责任与使命,始终不渝地坚持高尚的职业操守,孜孜以求地实现法槌下的平等正义,坚持不懈地践行法律人的誓言,勤勉无私地奉献于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勃兴,在长达14年的基层工作中,胸怀大爱,热忱为民,一次次耐心细致地深入案前事后,一次次晓之于理、动之于情的调解与裁判,一次次巧妙恰当地化解矛盾纠纷,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深刻而持久地诠释着法律职业的神圣与崇高,诠释着司法为民的宗旨。体现着对人民群众爱的无私。
以陈燕萍同志为榜样,努力做到对人民群众爱的细腻。在陈燕萍十四年基层工作中,最让百姓温暖的就是她纯朴的微笑和耐心。无论是面对衣衫褴褛的老大爷,怨气冲天的老大妈,还是耍横、蛮不讲理、满口脏话的当事人,陈燕萍总是保持那份微笑,听当事人把话说完。她用这真诚的微笑,送给当事人问候和鼓励,驱走当事人的烦恼和不安,唤起当事人的真情与良知,不管当事人有多大的怨气、怒气,总能在陈燕萍的微笑中化解,主动配合她做调解工作。经常有当事人提出这样的要求“我要陈法官审我的案子。她审,输了我也服”。多么质朴的话语,却是对陈燕萍最好的评价。陈燕萍用她的微笑和耐心赢得了当事人的信任。当事人到法院打官司为的是争一口气,为的是能够说说心里话,一个法官的微笑和耐心,能让当事人产生一种亲切感、信任感,相信这样的法官能为他们主持公道,从而相信法院的公平公正,无论是判决或调解,当事人都能心服口服,达到胜败皆服,服判息诉,案结事了的司法目的。可见,一个法官的微笑和耐心对当事人是多么重要,作为人民的法官,应该对人民有春天般的温暖,法官应是亲和的,而不应该是严肃板着面孔的,微笑面对百姓,耐心倾听群众的心里话,这是现代司法理念的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以陈燕萍同志为榜样,努力做到对人民群众爱的精彩。陈燕萍的可敬之处,就是她总是把小看大,把大看小。基层法院受理的案件一般都是家庭邻里纠纷、婚姻纠纷、小额债务纠纷较多,在常人看来,都不过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在陈燕萍眼里,群众的事就是大事。老百姓说:“把案子交给陈法官,我们放心!”这种朴素的语言是对陈燕萍的最高评价。陈燕萍认为,正义只有让老百姓看得见、感受得到,并且认可了,才是真正的正义。她说:“我审理的案件虽不是什么大案,但一个人一生也许就打一次官司,我要让老百姓体会到法律的公平与公正。”陈燕萍总是把老百姓的案件都看成是大案,始终全身心地投入,认真地办理每一件案件。她从不以审结案件为目标,而是自觉地以化解矛盾、构建和谐为己任,努力做到审结一个案件,温暖一方民心,促进一方和谐。虽然都是些简单的案件,但陈燕萍却付出了许多心血,为的是案件能够圆满解决,当事人之间不再有怨、有气,最终握手言和,不再有纠纷,确实做到案结事了、人和。俗话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作为一名法官应向陈燕萍一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时刻将人民群众的事放在心上,始终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第一要求,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以陈燕萍同志为榜样,努力做到对人民群众爱的博大。面对无助的儿童,她是慈祥的妈妈,面对委屈的老人,她是孝顺的女儿,面对烦恼的当事人,她是真诚的姐妹,陈燕萍就是这样亲民、爱民,始终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始终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不嫌脏、不嫌累、不嫌烦,对待当事人满腔热情,周到体贴,在她为民的大爱中,多少剑拔弩张的邻里一笑泯恩仇,多少濒临破裂的家庭破镜重圆,多少对簿公堂的伙伴重新合作。她对百姓的情是发自肺腑的一腔真情,她对人民的爱是心贴心的无悔大爱,表现在她想方设法为一个失去父亲、母亲也离她而去的重残女孩小敏筹措医疗费,5 年来,带着小敏到各地医院看病求医,像关心自己女儿一样,给予她无私的母爱和慈母般的关怀。这种柔情与大爱点燃了司法的人间温暖,奠定了人民法官为人民的感情基础,彰显了社会主义法治的人性光辉。法律是生硬、冰冷的,而实现法律的过程则可以是灵活、温馨的。作为法官只有将生硬、冰冷的法律通过司法活动的灵动性、人性化,巧妙地实现情理法的融合,以柔克刚、以情感人,才能解开当事人之间的疙瘩,消除当事人之间的积怨,达到案结事了、人和的司法目的。
作为法院诉讼服务窗口的一名法官,我决心立足工作岗位向陈燕萍同志学习,通过一项具体工作、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一个举动等,学习她对宪法和法律、对党的事业和对人民群众无限热爱的大爱精神,对人民群众爱的真挚、爱的无私、爱的细腻、爱的精彩、爱的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