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对于相当一部分人而言,从来没有变成过去式,而是一直持续的正在进行式。贫穷,逐渐从一种个体外在境遇转化为一种普遍内心焦虑。当然,对于现在大多数人而言,真实的一种状态是“穷而不贫”。古语习惯将“贫穷”分解开来理解:贫是指单纯的物质匮乏,穷,则是指精神的困顿。所以,当我们从衣不遮体、饥寒交迫逐渐步入一个小康社会的时候,温饱问题一旦解决,那么精神上的危机和困顿,便瞬间成为一种突出的矛盾。
精神的独立价值早已经被物质的金钱衡量质甩出几条街。所以,现在是“贫”的卑贱,“穷”的光荣。我们几十年来的发展主题就是“脱贫”,于是当我们终于被脱掉几层皮的时候,我们却变的更“穷”,而且“穷”的一干二净。古语云“穷则思变,变则通”。细细思来,在焦虑困顿之中煎熬的关键是“是否拥有希望”。我们不敢想象一个看不到希望的人,如何去有勇气活到明天,又如何去爱惜自己进而关爱他人。道德高尚,那只是圣人的追求与境界。对于我们凡夫俗子而言,需要的是一种真实。而至于所谓的圣人,也只是在教科书中听说过而已。
穷不仅表现于物质的匮乏,更在于思想行为的精神贫瘠。一个精神贫瘠的民族,又如何能创造出超越历史的文明。希望存则思想不乱,则人心稳,人知努力进取,社会才能在和谐中前进。
我们从不奢望人人成功成才,这根本就是一个违心的自我遐想。我们只求希望永存,实质是渴求社会机会平等。就连阿基米德的也曾经放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当然,至于能不能撬动“地球”,那是一回事。但给不给这个“支点”,则是另一回事了。而且,是更为关键的一回事。
慵懒的习惯,软弱的依赖,这一切都无法造就一个坚强而独立的人。越是这样的群体,一旦陷入精神的困境而无法自救,那我们将面临一种混乱的灾难。我们需要做的是尽可能的寻找希望,只要希望在,这一切都有回旋的余地。一旦失去希望,或者根本就不给你任何希望,便使人离开求生之徒,进而步入穷途末路,那样人们的思想毕将都集中于“穷则思变,变则生乱”。至于最后的结局不是它抛弃你,便是你抛弃它。所以,既要珍惜并努力的守护自己的希望,也要尽可能的是他人看到希望。不要去随便动别人的希望,因为,希望毕竟有它神奇的力量。而我们可能被这种力量所成就,亦可能因此而被灭亡。
希望之有无,则世人皆要面对。与其自暴自弃的慵懒颓废,倒不如打起精神谋自立,图自强。不去守株待兔,更不要等着天上掉馅饼。希望,正如地上的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