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影最初的认知来源于九十年代初,那些奔走在乡间村落里的流动电影。
一张硕大的屏幕被高高的固定在村子较为宽阔的街道中央,一台亮的晃眼的放映机带着它特有的轻微的机械轰鸣声,缓缓的,忽明忽暗的将影像投放在不远处的屏幕上。
此时的村落,往往是热闹非凡。甚至于七里八乡的人们只要听说哪个村子有放流动电影的,便是几十里路也要早早的跑去看的。街道中间早早的排满了占位的板凳、马扎,就连街道两旁的树上、墙上甚至于斜对面的房顶上都会挤满黑压压的人群。此时的场景,使我不禁又想起《社戏》中,迅哥和他的小伙伴一起撑船去赵庄看戏的场景。
而我对于电影较为知性的了解是在高一的一节语文阅读课上。那时学校允许我们借阅课外图书,我当时就歪打正着的选了一本关于电影的书籍,书名好像是《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
从那里我才笼统的了解了张艺谋、田壮壮、陈凯歌以及冯小刚他们那一代电影人所经历的岁月以及曾经为之驻足的风景。电影,在之前看来就是消遣娱乐的一种文艺方式,但或许当我们真正的去关注电影已经影像背后的故事才能发现那里有我们所不能承受的人生之重。
当文化的市场价值被不断的发掘,电影作为一种在文化市场中吸金能力最强的文艺载体便在利益的漩涡中不能自拔。于是,我们看到了太多烂俗恶搞的商业片以及取悦大众的贺岁片。或许我们不习惯从一种相对专业的角度去观看一部电影,只在乎其所能传达给我们最直接的视觉感受。而影片故事的背后我们不会去思考,更谈不上反思。我们更多的是一拥而上、一哄而散、一笑了之。对于那些反思人性,陈述真实的影片更是懒得去看,因为我们太容易遗忘,太容易自欺欺人。或许我们会说,是时代变的太快、变的太势利,在利益市场的主导下往往出现一种逆向淘汰。
电影所趋利的元素同样也是跟随时代的风向而变。现在很少有人真正全面的去了解农村,去接近农民。农民,曾经是共和国文艺必不可少的符号,但反观今天,似乎已经被现代文化委婉的抛弃。当新的八零后电影倒影成长起来,想去真实的还原现在的乡村,或许那又将是一个过时而尴尬的主题。
当时代辗转而过,当我们这代人开始担起社会所赋予的责任。或许,我们应该去试着改变,当然更应该去铭记那段曾经困苦贫寒的日子。我们应该去记录那段属于我们自己的乡村记忆。或许,我们与自己的乡村终将离散,但我们要用影像去留住那段弥漫着乡土气息的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