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园地 > 随笔札记
四大名著乱谈“三纲五常”(四)
作者:孙兴丽   发布时间:2014-03-24 16:45:49 打印 字号: | |

    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五种永恒的道德。这些东西体现最多的应该是《西游记》。如果说《三国》中演绎的是一场又一场的屠杀,《水浒》中演示的是一种“温柔的谋杀”,《红楼》中是一种慢性自杀式的爱情温柔陷阱,那么《西游》中播放的则是一场生命在轮回与屠杀中的救赎,而这救世的主,看似那高高在上的释迦牟尼,而实质上却是“儒教”中不可企及的“教皇”!
    记忆中最深刻的两章:一个是佛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费吹灰之力便把“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齐天大圣压在了五指山下;另一个是孙悟空因“三打白骨精”而被唐僧驱逐。从作者生活的背景年代及对于该作品的思想文学性来看,唐僧三藏实属“仁”“礼”“信”之代表,孙悟空就肯定是“义”与“智”的先锋了。然而,未遇唐僧之前的孙悟空,“仁、义、礼、智、信”这些封建道德他统统没有,他兴是一个“石猴”,由天地之精华所铸就,他是纯自然的。但仅观他对他的猴子猴孙的爱护,为了猴子猴孙的生存,毅然担当起“头领”的重担,带领猴子猴孙找到花果山水帘洞并在其安家,过上“小国寡民,路不拾遗,安居乐业”的生活;又为了猴子猴孙的生命安全置自身生死于度外,闯地府篡改生死簿;当猴子猴孙受到欺凌时,他又挑起重任毫不犹豫去找金鹏大王和牛魔王决斗……从各个方面来说,孙悟空都不能说担不起“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大字。然而,从“人性本善”角度来说,“孙悟空”本身所代表的便是一种纯乎天性的纯善,毫无杂念。他集天地精华而生,孕育之后遇到的不是魑魅魍魉就是牛鬼蛇神,最像人的便是那一群猴子,所以这是他的“善”。但较为扭曲的是,不知什么时候起儒家学说里的“人性说”,已经不是初时幼童都会的“人之初,性本善”一说,而变成了“人之初,性本恶”的“性恶论”——正因为性本恶,所以才需教化。如果“孙悟空”活在春秋时期,老子一派的道家定然会十分欢喜的指着他说:你看我所描述的“小国寡民”就是这样的,并不是看不见的。但问题是《西游记》整体成型是在明朝的中后期,那时候程朱理学已经代替了传统的由孔子开创、孟子等人发展、董仲舒最终确立下来的较为宽松的儒家道德礼法学说。这不可避免的使孙悟空带上了神秘主义色彩,而这些恰好是以“释迦摩尼”为首的精神掌控者所不喜的,于是孙悟空想当然的必须被扼杀。可偏偏孙悟空是个“响当当的‘铜豌豆’,“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的。一般情况下来说,就像是宋朝统治者对待先是以晁盖为首后来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反政府同盟军”一样,先招安,招不了就打,打不过就继续招安,如此循环。仙界和佛界就采取的是这样的办法。但最终,孙悟空用他杠杠的小强般的生命力告诉世人,他所代表的这股生产力是不可磨灭的。对于这种棘手问题,统治者显然也很有办法——先压你个五百年再说。老百姓是最善忘的阶层。天道循环,人心不古,五百年后风云变幻,谁还记得当年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呢?
    于是在这样“苦其心志,饿其筋骨,空乏其身”之后,孙悟空遇到了被安排好的唐僧。此时的唐僧带着统治者准备好的“礼物”来到了孙悟空的面前,交给了他政治意义的“五常”。这时统治者还不放心,于是孙悟空的头上带上了永远摘不下的金刚箍。此时的孙悟空虽仍存有其纯良、天真的一面,但却早已成为了“唐僧”的俘虏。如一只狮子,再凶猛,若没了利爪,也只能束缚于牢庞之中。如果他再想起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英雄往事,那便是无休无尽的疼痛——因为他的信仰与自由早已不在他的手中。

 

来源:怀远法院网
责任编辑:郭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