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时候可看的书并不多。
记忆里厚重的《福尔摩斯探案集》抱来小心翼翼的看时,都会被班主任斥之以“不务正业”之名,然后加以没收,更遑论其他少年慕艾时所喜欢的青春言情之类。于是后来渐渐手中抱着的便只有被冠以“于学习语文有益”的各式散文集与杂文集,然而那些缠绵于笔下,缠绕于梦中的旖旎优美终究不太适合性格粗枝大叶的自己,继而那些书籍也渐渐被束之高阁。再后来,便只剩下一些从落灰的书架上淘得的几本传记与史书。已然忘却那是怎样的初遇,当现在回忆时止记得那些艰涩的语言与拗口的词句,在那样单调的高中时代里竟然斑驳的如同午后阳光透过树叶落在地上的剪影,那样鲜明。
这些传记与史书中,我最爱的便是《春秋左传》记录的春秋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在我看来,是中国历史上除了三国时期以及随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之外最为有趣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里以周天子为轴心的奴隶制社会体系逐步走向瓦解,礼乐崩坏,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但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文化上的百花齐放以及各种人才的群英荟萃。
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从道家的老子庄子到儒家的孔子孟子,法家前期的韩非子、后期的商鞅,兵家的孙子、鬼道子,墨家的墨子、鲁班等等。很难有这样一个时代,各种大家频出,各种思想群起并涌——就算是在我心中并列的三国两晋南北朝也不行。因为后者的纷彩缤呈大体上表现的在于一种文化上的跨越性与时尚性,就好像后世提到这个时期除了记不清朝代和国名想到的便是宽袖博带的名士风度;而对于前者的光辉绚烂,却是在乱世征伐中的一种思想上的独立性与先驱性。更遑论,没有任何其他时代如同在这样一个时代一样,无论是哪一家的思想或者言论都几乎在一个诸侯国的历史舞台上有过这样或那样耀眼绚烂的时候,只是有的如同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长空,有的却如同一颗恒星,与历史的发展同步。
与人才辈出相对应的,是思想上的丰富多样。从没有这样一个时代,人们的思想活跃却自成规则,人们的行为奔放却又自成体系。这个时代的人们处在各种思想的萌芽阶段,但正是由于这种萌芽使得人们在群起云涌的时候又隐晦的表达着自己的小心翼翼……
这样一个时代并非那么完美无缺。相反,隐藏于只言片语的春秋笔法之下的,几乎都是成千上万的荒野之魂与千疮百孔。然而正是由于这些满目疮痍,才更加彰显着这些表面的繁花似锦。
我热爱这样一个时代,如同初生一般的一个时代。
是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