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园地 > 随笔札记
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出路
——评《亲爱的》
作者:孙兴丽  发布时间:2015-01-20 16:46:25 打印 字号: | |

    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是在给自己假设了一个类似于“如果我三岁的时候被人贩子拐跑了,我爸我妈该怎么办”这样一个大前提下观看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大前提,我在片头看到那个黄渤扮演的着急上火的父亲时,不由自主的就红了眼睛。

    国内已经太久没有这样一部现实主义直面社会问题题材的电影了。拐卖和打拐,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都有,就像是影片中所宣传的那样“没有买就没有拐卖”。可是现实却是依旧有那么多的家庭失去了孩子,拐卖这项天怒人怨的行为从古至今的区别似乎也只是从合法变成了“非法”。国家想要的打击力度宣传再大,实效却依旧几乎看不出来什么,最多就是什么什么时候偶然的打到了那么一伙拐卖团伙。

    陈可辛导演说:这部 片子的重点在于孩子找到之后。然而在看到快四十分钟的时候,我才看到了找到孩子的曙光。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题材,如果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纪实文学,那么我说,很感人,我哭了, 因为有很多田文军和鲁晓娟这样的父母,有很多像他们一样丢了孩子的父母 ,还有很多还有很多在寻找的路上逐渐沧桑的父母……

    但若只是纪实文学,那便不是现实主义电影。

    什么是“现实主义”?我理解的现实主义,即是在对现实的详尽细致的描述中以极为真实的手法展现的激烈的现实冲突。《亲爱的》中没有冲突吗?答案是肯定的。这其中有田文军与鲁晓娟这对离婚夫妻之间的,有鲁晓娟与丈夫之间的,有人贩子与丢失小孩之间的,有法律漏洞与法律的冲突……但是看完这些之后,却会忽然发现,线索太多,丝丝缕缕,究竟哪一根才是主线,哪一个冲突才是最现实的冲突,哪一个才是本片所要表达的主旨和舆论指向?是赵薇扮演的李红琴因为怀孕而在医院里抱头痛哭吗?我想应该不是。我既没有看到有关于未来的展望与现实的冲突,也没有看到伦理与法律的激烈碰撞,仅仅一个混沌的结局,这个疑似陈氏冷幽默的结尾让我觉得这仅仅是一个巨大漩涡产生的开端。

    然而纵观全片,陈可辛导演想说的太多太多,却终究落笔疑有千言,最后一笔春秋。隔靴搔痒莫过于此。

事实上,在打拐背后隐藏的更大更深的关注点,离婚夫妻面对孩子丢失所引发两个家庭的动荡,人贩子的妻子是否有领养孤儿的权利,生二胎是否对丢失孩子的背叛,为生二胎给丢失小孩开死亡证明的法情冲突,丢失孩子对人贩子养母的感情,找回孩子重新与亲生父母建立感情和联系,得不到法律援助的农村妇女,善钻法律漏洞的律师与法律的冲突,无生殖能力的丈夫把责任推给妻子,司法的灰色地带,人贩子妻子的怀孕, 甚至于丈夫(鲁晓娟丈夫)对妻子(鲁晓娟)的性自由与性义务之间的冲突,对于以及埋的副线——教师母亲和罪犯女儿,包括你看到的法庭跟一般想象中威严庄严的法庭也不太一样。这些冲突所代表的社会意义和冲突本身都振聋发聩。

法律和伦理的冲突,这个内核是非常多的表现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内核。能够将这一内核完整并且完美的呈现出来的电影无疑是一个值得人品味并思索的好电影。陈可辛导演算是一个文化领导者,他和他的编剧在这方面思考得很多也很深,我们也能看到这种思考产生的表达野心——尽管有瑕疵,他们已经在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个标杆。中国需要这样的电影,需要更加多的像《熔炉》、《告白》、《素媛》等等这样更加发人深省的具有更深刻思想性和现实性的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而不是大篇幅的歌功颂德类的影视。只有勇于发掘现实,剥开现实,展现现实,才能让更多的人发现现实,看见现实,关注现实!

来源:怀远法院网
责任编辑:郭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