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园地 > 随笔札记
人性的光辉与公民的良知
——观电影《十二怒汉》
作者:孙兴丽  发布时间:2015-08-11 15:45:27 打印 字号: | |

    一直以来比较排斥外国的影视,当然了主要还是因为看不懂,而不存在所谓的爱国主义这样上纲上线的宏大议题。看不懂或是由于自己的狭隘,不能很好的接受异邦文艺,这就如同让一个传统的守道者去做西学的启蒙者这样的不切实际,即便肩负起这样的任务,完成的质量难免大打折扣;或是由于文化的差异,不能生出共识也生不出共鸣,就像欧美无法理解萧峰的在忠孝仁义、在家国中死死挣扎的那一份痛楚,我们也无法理解无自由毋宁死的那种悲壮和决绝。为此自然不免错过了许多,十分遗憾。此番为影评不免有班门弄斧之惑,为免于见笑于大方之家,对于影视的制作、演绎等等专业方面不予置评,而但就影视所刻画的故事聊表愚见。

 

   《十二怒汉》故事并不复杂,主线是在陪审团这样的背景下表述一个几成定案的有罪判决怎样推演成无罪判决,虽然剧终时给出了“法律是永恒的,至高无上的,可如果仁慈高于法律呢?”的疑问,但是我认为用人性和良知这样的词汇来表述这部电影的主题或许更为准确一些。因为无罪判决并不是被关在一间大房子里十二个“怒汉”对于那个车臣孩子的仁慈或是宽恕,而是对于自己的未来的仁慈和宽恕。

 

    法律有一个神奇之处便是规则是普适的,个人的际遇是可复制的。今天你漠视他人的权利,那日后你或许会有同样的遭遇,所以为了自己免于屠刀之下,便对于公权力对任何私权利的任何侵犯都保持高度的警惕和近乎本能的反抗。在法律的语境中所有的公民都不过是符号化的概念,不存在什么张三与李四,有的只是千篇一律的公民、被告、犯罪嫌疑人等术语。既如此今天非法施加于张三身上的恣意,明天就会轮到李四。而张三李四今天的遭遇和命运不过是日后模型化的自己,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即使自己可得以幸免,家人呢、子孙呢?

 

    我们自古便不乏看客,无论是日俄战争中为砍头而欢呼雀跃的观众,还是那个用烈士血做药的华老栓,即便是当下仍不乏形形色色的路人看客,只是舞台上表演的不再是砍头的剧目而已。这不仅是鲁迅的悲哀,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悲哀。或许作为一个民族,我们不至于因自己的冷漠而招致犹太那样的惨祸,但是作为个人谁又能在这无形的屠刀中幸免?“我一个无辜的家庭,一半毁在罪犯手里,一半毁在司法腐败手里。蒙冤之后却要把洗脱罪名的希望寄托在罪犯身上,这是多么的可悲啊!” 杜培武、佘祥林一定程度上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

 

    或许有人说中国犹如一方巨轮,急于求成容易触礁,过于迟钝又会淹没在进步的风浪中,作为普普通通的一份子能做的便是尽职尽责,航行的事交给掌舵者和水手便可。但是对此不禁要问什么是尽职尽责?自己不会游泳,看到有人落水不予施救而心安理得是尽职尽责吗?看到本来是施救人员的水手不问是非将那一个个素不相识的张三李四扔下水,“减少载重”而无动于衷又尽到了哪门子的责?即使我们不去讨论国家体制这样的严肃性议题,但是我们的冷漠是否该反思呢?如果大家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那又期待谁能在自己落水时施以援手?小悦悦之死仅仅是因为彭宇案和社会道德滑坡吗?有些事是不可复制的,但悲剧却是可以重演的。

 

来源:怀远法院网
责任编辑:郭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