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深刻的是2014年底,我做书记员时接触到的一个案件。
案情很简单:两被告人党某(男)和李某(女)是一对小夫妻,因涉嫌诈骗罪被依法提起公诉。他们是在外打工时相识,结婚生子后回到老家河南省生活。
党某是孤儿,随着两个孩子的出生,家庭生活日益拮据,他只好外出打工。在外期间,党某多次冒充部队、武警后勤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联系各地建材商户,以让商户代购军用帐篷为由,实施诈骗6起,涉案金额合计人民币201500元。
党某将诈骗2起非法所得53000元的银行卡,交给妻子李某补贴家用。李某明知该银行卡中的钱系丈夫诈骗所得,仍到本省一城市银行将钱取出。故李某在这两起犯罪中,与党某共同犯罪,涉嫌诈骗罪。
在侦查、起诉阶段,李某处于哺乳期,一直取保候审在外。 公诉至法院后,我们依照法定程序需向被告人送达检察机关的起诉书。当李某来到法官办公室的时候,已临近中午,手里牵着4岁的大儿子,怀里抱着的是刚满周岁的小儿子,她泪眼连连,两个孩子也是一脸惊恐。
本来,法警已经就位,打算对其收监羁押,但“拖家带口”突如其来的情况,让办案法官和法警们措手不及。当时我的孩子还不满周岁,看着这两个懵懂孩子顿时心生不忍,将平时加班放在办公桌里的零食拿给两个孩子。大儿子怯生生地望着母亲,我赶紧说:“孩子肯定饿了,先吃点垫垫吧!”李某这才接过去,连声说着感激的话。
经过询问,了解了李某家里的具体情况,办案法官结合案件特殊情形、法律规定、量刑情节等因素,决定对她暂缓羁押,并告知开庭当天要按时到庭参加庭审,以免影响案件审理。李某听后,感动地要跪下,被我和女法警赶紧拉住。办案法官随后自己掏腰包,给李某母子3人买了盒饭充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