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上午,蚌埠中院召开行政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全市两级法院近三年来来行政审判工作开展情况,发布十大典型案例。人民周刊、安徽广播电台、中安在线、新安晚报、安徽网、安徽法制报、蚌埠日报、蚌埠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受邀参加。
三年来,全市法院以行政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为抓手,推行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加强府院联动,注重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在统筹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和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中不断提升行政审判工作水平。
一是坚持公正司法,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2018年至2020年,全市两级法院共受理案件3104件,审结3101件,同比上升63.28%、117.9%;妥善审理涉及高铁南站建设、张公山公园改造、龙子湖等河湖整治、淮河河道拓宽等社会关注的重大案件,确保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制定为“三地一区”两中心、自贸试验区提供司法保障的20条意见,进一步加强包括行政纠纷在内的各类诉讼案件的审判,推动蚌埠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是坚持为民司法,有力保护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全市法院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依法妥处新类型行政纠纷,切实加大对行政相对人的人身权、财产权以及公平竞争、环境资源、社会救济等方面合法权益保护力度。建立行政调解室、律师调解室,加强与行政机关联调联动,及时化解行政争议。三年来解决涉及土地征收、强制拆除等行政争议案件59件。
三是加强司法监督,有力促进了法治政府建设。“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是立法赋予人民法院的法定职责。全市法院坚持不懈通报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情况,促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出声出彩,2020年厅局级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居全省第3位。坚持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直面行政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意见建议,促进法治政府建设。
四是加强司法宣传,有力助推了法治社会建设。两级法院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到行政机关专题授课40余场,对5000余名执法人员进行辅导。市中院行政庭“庭审+释明”工作模式,庭审后对案件争议、证据认证、法律适用等现场解释,通过个案使诉讼参与人及旁听人员接受法治教育,庭审变成法治“公开课”。运用门户网站、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广泛宣传法律知识。网络直播行政案件庭审805场,庭审成为线上“普法课堂”。
下一步,全市法院将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主责主业,坚持改革创新,持续深化行政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提升行政审判工作水平。
一是聚焦职责使命,在提升审判质效上有新作为。坚持效率优先,继续组建专业化团队,在繁简分流标准、程序、繁简衔接以及要素式庭审、文书制作上下功夫,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二是践行为民宗旨,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上有新举措。持续深化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完善网上调解平台建设,加强对调解机构、调解员工作监督。建立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相衔接机制,形成化解矛盾合力。三是聚力监督职责,在促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上有新突破。坚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通报常态化、制度化,努力实现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100%目标。同时,依法支持行政机关发挥经济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职能,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裁决。继续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和典型案例,积极担当尽责,促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四是夯实基础,在加强行政审判队伍建设上有新提升。以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总牵引,扎实开展各项学习教育,教育干警坚定法治信仰,坚守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严格审判纪律、工作作风,切实做到廉洁公正司法。
此次发布会,还发布了十大行政案件典型案例,包括招商引资合同纠纷、撤销补偿安置方案、要求履行征收补偿职责、确认行政协议无效、确认强拆行为违法、政府信息公开、撤销行政复议决定等,通过这些典型案例以案释法为群众依法、理性维权和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供指引。
市中院行政庭庭长、三级高级法官顾倩通报有关情况
蚌埠日报(7月6日 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