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共青团中央、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司法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国务院国资委、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金融监管总局、全国工商联、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铁集团等23家全国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组委会成员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命名第21届全国青年文明号并进行星级认定的决定》,命名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等1932个集体为“第21届全国青年文明号”;其中,认定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执行局等709个集体为首批“二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认定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等1223个集体为“一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
此次被命名的集体,经逐级推报、资格审查、集中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评选产生,是各行各业先进青年集体的典型代表。他们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高超的职业技能、优良的工作作风和突出的岗位业绩,在政务服务、商业服务、社会服务、科技创新、工程建设等各行业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有形有效的主题实践活动,为推动行业发展、促进青年成长、弘扬文明风尚作出了积极贡献,集中展现了新时代中国职业青年的昂扬风貌。(来源于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
打造一流团队绽放青春之花
安徽省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一庭
创建第21届全国青年文明号纪实
有一种力量叫奋斗,有一种力量叫担当,有一种力量叫热爱,有一种力量叫向上。心中装着人民,忠于司法审判事业,安徽省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一庭,这个年轻充满朝气、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团队,围绕大局,聚焦中心,对标服务一流、管理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全庭青年干警坚守初心使命,敬业、协作、创优、奉献,在奋斗、担当、热爱、向上的浓厚氛围中唱响了新时代“青春之歌”。日前传来捷报,立案一庭荣膺首批“二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殊荣。
拼搏奋斗,让青春闪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时代属于青年,赢得时代荣光,需要争分夺秒,砥砺前行。立案一庭青年干警用那股子干劲、闯劲、拼劲,诠释着“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 一站式3.0指标“拔头筹”是闯出来的。2022年,面对新上线的3.0指标体系,该庭坚决贯彻落实全国法院一站式建设工作推进会精神,紧紧围绕“皖北一流、全省领先、全国有位”的发展目标,坚定信心,细化分工,明确职责,一体推进,狠抓落实,在当年全国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3.0质效评估中,蚌埠中院拔得头筹。如今,这项工作已经步入常态,进入驾轻就熟的佳境。
——信访化解“出彩头”是磨出来的。俗话说,好事多磨。全庭青年干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指示要求,坚持“六加一”“白加黑”,坚守岗位,令行禁止,法治办理、归口管理,掌握底数、攻坚克难。在工作实践中探索创新的信访化解“八化工作法”得到省高院主要领导批示肯定;该庭还被省信访局、省人社厅表彰为“全省信访工作先进集体”。
——诉源治理“走前列”是干出来的。细化制定诉源治理工作方案,深入调研、紧盯短板、拉单列表、定期销号,日分析、周报表、月调度稳步推进、高效落实。据统计,2022年全市法院一审民事行政收案总数同比下降9.18%;完成“总对总”部委对接21家,依托“总对总”调解与化解案件8189件;14家人民法庭全部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调解化解案件数居全省第2位。
担当作为,让青春飞扬
立案一庭是窗口单位,是人民群众到法院办事的第一站,也多年来蚌埠中院青年干警入职锻炼的“第一岗”。在“面对面”为人民群众服务中,青年干警放飞青春与活力,激发热情与激情,在干事创业中,经风雨、见世面,勇担当、长才干。
——抬高站位有格局。一群“80后”“90后”“00后”,年龄不大,甚至有些青涩,却对“四个一致”有着深刻的理解或丰富的实践。着眼当地社会经济民生发展,把依法治国理念贯彻在《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诉裁对接工作实施方案》中,积极推动诉讼与仲裁“无缝”衔接;与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成立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通知》,成立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依托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银行业保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为诉讼人、代理人提供一站式线上解纷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立足岗位勇创新。认真落实院党组关于“大立案、快速裁、精审判、强执行”的部署要求,要真抓实干,也要创新发展。首创“双加双法双减”模式,以点带面,助推立案工作;制定《繁简案件立案识别标准(试行)》,开启“案由+要素+类型”案件识别法,对民事、行政、刑事二审案件统一进行繁简识别,提升立案效率;借力计算机网络技术,坚持系统随机分案,减少干扰,绿色分流,确保立案环节、审判环节点对点衔接,面对面交接。
——面对信任敢挑战。2022年蚌埠中院联合蚌埠市委平安办组织开展“村居微法庭”建设,院党组交任务、压担子,把“村居微法庭”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立案一庭,牵头组织实施,青年干警视困难为机遇,不说二话,扛起信任,扑倒身子,抢抓快干,先行先试,“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800余人“村居微法庭”各个团队的身影活跃在广袤的淮畔大地,实现全市1134个村(居)全覆盖,还向行业领域逐步延伸,立足村居微法庭建设,把诉前纠纷化解、普法宣传、法律咨询和巡回审判等送入寻常百姓家,使大量纠纷挡在了诉讼门外。
执着挚爱,让青春出彩
知之深,爱之切。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喜悦,而吃苦和奉献的笃行全赖骨子里的那份热爱,收获和喜悦更显弥足珍贵。
——提高群众“满意度”。坚守在诉讼服务大厅的青年干警,一心扑在窗口服务上,用真情温暖群众,用热爱擦亮初心。增设“老年人诉讼服务”、“军人诉讼服务”“联络代表委员”等绿色窗口,为弱势群体、特殊群体快速提供便民服务。办好12368热线,想群众所想、急群众之急,2022年受理群众各类咨询36505人次“零”投诉。坚持立案、调解、开庭、保全、鉴定等诉讼事务一网通办、一站通办,一号通办,让老百姓真正“走进一个门、事务一站清”。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当事人、代理人通过“线上+线下”诉讼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标显示,三星及以上评价74个,占比88.10%,2022年度全省群众安全感和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蚌埠法院为97.91%,排名全省第二,自己干得好、群众才叫好的。
——化解陈年“骨头案”。群众利益无小事,平凡岗位有大义。马某某因买房不成反而沦为失信被执行人,多次赴省、进京上访。立案一庭青年干警担当信访化解专班主力,反复研判,直面矛盾,另辟蹊径,经过3个月的艰苦努力,该案一次性圆满化解。双方当事人相约到法院送来感谢的锦旗。该案入选首批三件全省化解疑难信访积案典型案例,省委主要领导批示宣传。人民网、人民法院报、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纷纷报道,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
——精准把握“风向标”。涉诉信访是衡量法院审判执行工作质效的“晴雨表”,也是反映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满意度的“风向标”。为了做好“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立案一庭从细节入手,建立信访工作台账,逐案分析梳理,向院党组及时汇报,找出症结和对策。对待初信初访,坚持敞开“心门”倾听,换位思考,用同理心和共情力代入群众处境;对于重复信访,落实例会、领导接访、座谈走访、联席会议等方式,形成工作合力,持续推进“治重化积”。
向善向上,让青春扮靓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立案一庭坚持党建带团建,引领青年干警打好人生底色,夯实人生根基。
——抓理论武装始终头脑清醒。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运用中心组理论学习、组织生活会学习成果,带动青年“特色学习月”活动,坚持号长领学、青年比学、专题研学联动机制,浓厚“比、学、赶、帮、超”良好氛围,教育引导青年干警深刻领会“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创优争先、甘于奉献。
——创特色品牌树好司法形象。坚持用“两个确立”主题教育和“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成果,引领打造“半日法庭”暖民心,“定期巡诊”化纠纷“一支一项”品牌,司法资源下沉基层社区,司法服务走到群众身边,2022年先后与菱湖社区、沫河口团结村和金滨社区等签订共建协议,挂牌设立“半日法庭”,先后13次组织青年干警走入社区,与社区居民“面对面”“点对点”“一对一”交流,为千余名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成为群众心头的知心人、暖心人。
——强纪律约束规范权力运行。落实《关于进一步改进作风的若干举措》,细化开展司法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的实施方案,让青年干警自觉成为学习者、组织者、宣传者、践行者。深化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4起干警酒驾醉驾典型问题通报警示教育成果,组织青年干警学习交流,警钟长鸣。严格落实《关于严格禁止法院工作人员违规过问、干预案件办理的规定(试行)》,定期填报“三个规定”记录报告表,认真执行节日期间作风建设通知要求,全年无违纪违法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