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总不肯停留,2023年悄然而去。2023年,日子对我来说有些变化,但不变的是依然坚定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以及对法治的信仰,对“致良知”的坚守。
罗某是一个95后的青年,在轻信了他人为他渲染的“美好”未来后,投资十多万拿下了某快消品牌在上海某区的经营权,转让方一并将电脑、货车等物品打包卖给了罗某。但转让方并未依约履行合同义务。一审中,转让方以双方并未签订书面协议为由,否认自己的合同相对方身份,而是将一个罗某不清楚具体身份信息的人指认为当事人,否定自己的义务。庭询谈话时,罗某的状态非常不好,亦自述因此事出现了精神症状。我并不是心理医生,但仍然对其进行了劝导。结合二审中新提供的证据及一审中的证据,查清了相关事实,在向合议庭汇报后,将案件提交专业法官会议,最后案件依法改判。后经询问,被上诉人也根据二审判决很快履行了义务。一个月后的一天,我收到了一面锦旗,这面锦旗不光是对我的肯定,相信也是他走出低谷的一个凭证,他大概率完成了“自我救赎”。
我即将迈入不惑之年,对公平正义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生活中,每个人心中的公平正义标准难以完全一致,我们作为法院人,要学会“身份置换”,多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思考纠纷,思考心态,思考文书说理,然后再回归我们的法律,努力用群众乐于接受的语言和沟通方式阐释好“听得懂”的法理。
做好一个法律人,尽自己的努力,用实际行动去践行法律的价值,心中带着一束光,尽我所能努力去化解一个个矛盾和“郁结”。仰头家国天下,俯身做好本职,活出一个青年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