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法院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认真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深入开展“司法能力提升年”行动,持续推进“五化建设”,在“皖北一流、全省领先、全国有位”征程中不断取得新成绩。2023年,诉至全市法院各类纠纷13.46万件,诉前调处结案3.69万件,审判执行结案9.1万件,为现代化幸福蚌埠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一、与中心工作同向,全力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新时代能动司法理念,紧扣“公正与效率”永恒主题,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不断提高审判专业化和执行规范化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助推平安蚌埠建设。审结刑事一审案件3817件,判处罪犯5426人。严惩严重危害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犯罪,审结杀人、抢劫、绑架等暴力犯罪案件23件28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审结涉黑涉恶犯罪案件16件83人,“黑财”执行到位率98.71%。依法惩腐肃贪,审结职务犯罪案件32件32人。积极开展禁毒斗争,审结毒品犯罪案件30件32人。重拳打击网络犯罪,审结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案件377件823人。常态化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从个案中梳理“花样翻新”的诈骗套路,向市场监管部门制发司法建议,加强老年人保健品市场监管,入选全省法院十大优秀司法建议。
守护群众幸福生活。审结民事一审案件42461件,审结物业纠纷案件2379件,开展巡回审判196场,促成调解撤诉案件1970件。平等保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合法权益,审结劳动纠纷案件1369件,依法为新业态从业者“保驾护航”,市中院审结的“外卖骑手劳动关系认定案”入选全国法院年度优秀案例。助力完善社会保障,审结涉教育、住房、医疗等纠纷案件4014件。努力守“小家”和谐、护“大家”安定,审结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案件6671件。联合市妇联设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和家庭教育指导令48份,市中院获评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
实质化解行政争议。审结行政一审案件709件,诉前化解行政争议32件,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深化行政一审案件集中管辖,依法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统一行政案件裁判尺度,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落实出庭通报制度,推动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连续三年保持100%。
深入推进执行攻坚。保持执行攻坚强大声势和力度,常态化开展假日执行、凌晨突击等全市集中执行行动,执结案件2.64万件,执行到位金额42.31亿元。突出执行“强制性”,强化执行威慑,拘传拘留被执行人862人次,纳入失信人员名单9615人,限制高消费1.56万人,对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4人。创新司法拍卖模式,借助“6.18”“双11”网络司法拍卖节,开展线上直播、使用VR展示标的物36次,成交金额1.94亿元。
优化营商法治环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审结商事一审案件19989件,涉案标的额153亿元,营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出台司法保障意见,明确24项重点举措,全力保障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扎实开展“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排查侵企犯罪案件42件,追赃挽损1377万元。开展“执行干警访百企”活动,走访调研企业124家,提供专业化“法治体检”143次,审结破产案件169件,盘活资产35.84亿元。
二、与人民群众同心,全力服务更高水平幸福蚌埠建设
全市法院坚持问题导向,遵循司法规律,大力推行管理一体化,推动立审执访有效衔接和高效运行,形成一系列具有蚌埠法院辨识度的改革成果。
创新诉源治理平台。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社会治理大格局,建设覆盖全市村(居)的微法庭1134家,联合市妇联、市侨联、市住建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特设微法庭16家。2023年,全市法院800名干警下沉村居4154次,指导调解1524件,化解纠纷946件,排查信访隐患800余件,为基层社会治理铺设法治底色。市中院立案一庭被认定为首批“二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
创新诉讼服务方式。市中院完成司法服务集成中心建设。巩固立案登记制改革成果,网上立案、跨域立案5405件,年底不立案已成历史。深化智慧法院建设,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注重司法人文关怀,为困难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金285.63万元,缓减免诉讼费用252.98万元,让特殊群众感受司法温度。怀远县法院开设“夜间法庭”,禹会区法院自贸区法庭率先打造“立审执破”一体化运行机制,实现诉讼案件一站式受理、集约式办理、全链条解决,以更高效诉讼服务为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保驾护航。
创新审判工作机制。推进“八类”类型化案件集中管辖,形成具有蚌埠特色专业化审判模式。持续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依法对4272名被告人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强化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审结知识产权一审案件634件,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构建“法院+行政”诉前调解模式,加快构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大格局,市中院获评全国法院先进集体。深入推行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审判“三合一”改革,审结环境资源一审案件153件,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守护美丽珠城的青山绿水。
创新涉诉涉访办理模式。坚持涉诉信访法治化办理,用心用情做好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严格落实“有信必复”要求,对信访事项登记后甄别诉求分流办理,做到及时接收、快速处理、保证质量。市中院设立专职信访部门,建立案访比质效分析制度,健全院领导信访轮值、带案下访、联合接访工作机制,依托“老潘信访工作室”推进司法释明中心试运行,将释法说理、化解矛盾贯穿于执法办案全过程、各环节。市中院探索涉诉信访“全端”治理模式,被省高院在全省法院推介,得到最高法院咨询委员会调研组高度评价。
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手段。全市法院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发布信息9500多条,被人民日报、法治日报等国家级融媒体关注报道32篇,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29次,3700多人走进法院聆听法治故事。推出“法治e百课”“失信人员发布曝光台”等法治宣传100余期,抖音短视频平台浏览量2000万+,让群众走进法院,让法院走进群众。
三、与时代要求同进,全力锻造新时代法院铁军队伍
坚持党建标准化与队伍职业化,一体推进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建设,努力锻造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新时代法院铁军。
政治能力全面提升。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全年轮训干警3500余人次,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四下基层”48次,建立“5+9”问题清单,推动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市中院调研课题获评全省法院第二批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二等奖。教育引导干警树牢新时代能动司法理念,既在“定分”上下功夫,更在“止争”上做文章。打造“半日法庭”“女法官工作室”“双拥模拟法庭”等一批特色党建品牌。选树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励干警争先创优,全市法院84个集体和个人获省级以上表彰。
业务能力持续提升。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办好讲政治讲法治“双治”讲堂,开展破产、金融等审判专题培训16期,参训人员960余人次。高位对接国家法官学院,为蚌埠法院专门开设两期审判业务培训班。成功中标全国法院司法研究重大课题《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司法领域的创新与发展研究》,全年8篇案例被最高法院采用,6篇论文在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获奖,连续七年居全省第一位。
审判管理能力一体提升。市中院实行全员定岗定责,组建“法官+助理+书记员”办案单元,建立“系统随机+人工辅助”的分案模式,实现收结案动态平衡。建立执法办案月度点评机制,实行全市员额法官办案大排名,让全体法官“同台竞赛”,使办案骨干“脱颖而出”。
廉洁自律能力巩固提升。开展为期六个月的司法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检视整改问题168个。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长效机制,建立廉政督察专员制度,任命全市法院第一批廉政督察员18人。常态化开展司法巡查、审务督察,对121件重点执行案件进行交叉评查,督促问题落实整改,全方位接受“政治体检”已成为常态,市中院被评为全国法院督察工作先进集体。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2024年,全市法院将继续围绕“皖北一流、全省领先、全国有位”发展目标,一体联动开展“司法形象提升年”行动,从讲政治与讲法治、创新与创优、公正与效率、严管与厚爱等四个方面下功夫,树立为民、能动、公正、廉洁良好司法形象。忠诚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踔厉奋发、实干争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蚌埠篇章贡献法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