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农民工工资被拖欠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对此类案件,固镇法院高度重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能动司法,畅通农民工讨薪“绿色通道”,同时以村居微法庭为抓手,将矛盾预防化解“阵地”前移,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一站式”服务,让农民工不再“忧薪”。
3月27日下午,在桥东村村居微法庭内,每一个当事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原来他们在法官主持调解下,有的拿回了自己的工资,有的达成了调解。
“要不是你们帮忙,这些钱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要回来!”余某等人向法官表达了感谢。
3月上旬,在日常下村居,开展纠纷排查时,包村法官张永俊从桥东村委会了解到辖区内14名村民的工资被拖欠这一情况后,主动提前介入,全面了解具体情况,一场为了解决农民工工资的案件,就这样提上了日程。
李某、吴某等14人受雇于杨某,从事泥瓦工,工资按天计算。工程结束后,杨某因其未及时拿到工程款及家庭突发变故导致暂时无力支付工人工资。工人多次讨要未果,双方为此引发矛盾纠纷。
如何在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同时,更好维护社会和谐?综合考虑,调解为最优方案。
3月27日下午,在前期有效沟通下,任桥法庭决定把调解搬到群众家门口——桥东村微法庭内,在村委会、检察院的协同配合下,“对账下药”化解矛盾隔阂,把纠纷化解在根源处。
“说好去年底先给我们一笔,到现在都没给,也没给个准话。”“我也想把工人工资现在都给了,但是工程款没拿到,我真的没钱!”双方各有苦楚和难处,互相僵持不下。
调解现场,法官分头做思想工作,刚柔并济,从责任、法理、情理等多角度,引导双方当事人换位思考、互谅互让。
“我们知道杨某并非恶意欠薪,今天也是带着诚意来的,法官在这,我们愿意再相信他一次。”“等拿到了工程款,我一定第一时间还钱,还上钱我这心里的大石头也才能落下!”经过法官多次耐心释法说理和悉心调解,杨某将曹某等3人共计4070元工资一次性给付完毕,同时与其他11人达成分期履行的调解协议。
调解后,法官一行与村民们热情交谈,了解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解答他们的法律疑惑,同时引导他们在遇到矛盾纠纷时,通过村居微法庭寻求帮助,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虽然调解协议达成了,后续,我们将持续跟进,督促履行,确保工资能如约落实到每个农民工手中。”张永俊法官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