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园地 > 随笔札记
【我与法院的故事】这两年,但问耕耘
作者:梁磊  发布时间:2024-09-29 16:49:59 打印 字号: | |

“大娘,您千万不能这样。”这是我看到年近八十的老大娘在捺手印后说出“感谢法官”即将跪下时脱口而出的一句,那一刻,我感受到“群众心里有杆秤”这句话的份量如此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每个案件背后都关系着一个或者多个家庭,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唯有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案件,既解法结又解心结,才能让群众感受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伴随时光的脚步,一回首,一驻足,我已入职怀远法院两年,初次迈进怀法大门,凝望办公楼前矗立的獬豸,让我深感法院所背负的法律庄严与社会公正。从法学院走向法院,我的“打开方式”是政治部。“会议准备怎么样了?”“文件组织学习了吗?”“材料梳理多少了?”……这些是我耳边回响最多的声音。岗位上的第一项工作是收集整理“为群众办实事”相关材料,“家事法庭”“双色法庭”“执行110”“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诉调对接中心”……翻遍所有的材料,好似自己亲身经历了全院的大事小情,这就是我对怀远法院的初始印象。

驰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换。政治部工作近两年,有忐忑有憧憬,有汗水有收获,在法院“幕后部门”,感受深刻地是“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面对一摞摞材料、一个个会议,一人之力是有限的,紧密配合才能把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一次,需撰写报送一篇总结材料,修改了几稿,仍不能令自己满意,带着满腹的疑惑向领导寻求帮助,其看后写下“全而不精”,十分钟后,我收到了被修改得满满当当红色字迹的文稿。

山高万仞,只登一步。今夏,我已转换岗位到行政庭,从事基础的审判辅助工作,在一开始接触时自忖能力不足,各项程序均是从零学起。一个多月以来,我逐渐掌握了从新收案件信息核对到保全、排期、送达、记录、撰写裁定、结案等一系列工作内容。案件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注意事项,除了认真细心之外还要时刻关注审理进程,对每一个案件的进程了然于心,成为法官的好帮手。

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达洞,累学之功也。法律是实践的技艺,从理论学习走向司法实践的这段路,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典型案例都是“拦路虎”,法官助理要想在辅助办案过程中得心应手,就要练就一身本领,保持学习的毅力与恒心是必要地。这段时间,看到同事们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加班整理案卷、写判决是常事,为了彻底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矛盾,法官孜孜不倦地寻找纠纷产生的根源,力求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凡此种种,深受触动。

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我一直认为,法律代表着公平正义,是闪烁着光芒的。张军院长说:“我们要把群众的难事当成家事来办!服务人民群众光用力不够,更要用心、用情。”对很多当事人来说,一生可能只会打一场官司,只有把案件公正处理,才能让群众增强对法院工作的信任度。法律人,肩负守护公平正义的使命,应不忽视一个细节、不放过一个疑点,勤耕不辍、笃行致远。

 
责任编辑:蒋思意